近日,浙江新建紡織有限公司的堿減量廢水膜法集成處理回收技術研發取得成功。使用該技術后,企業經處理后的堿減量廢水中的COD濃度比原來降低了70%,下一步該技術將在全市各印染企業中進行推廣。企業是追求經濟效益的,然而實施這項技術研究,企業要花費研究成本,項目體現的卻大部分是社會效益。當初如果沒有財政出資對這一研究項目進行50萬元的資助,浙江新建紡織有限公司就不會開展這項試點。現在通過試點,企業不僅掌握了這一技術,而且還發現廢水在回收利用后又可以應用于油漆、
絕緣材料等領域,實現變廢為寶。浙江新建紡織有限公司的副總潘培堂說“廢水回收再生的資源每噸可以賣到1000多塊錢,我們企業算了一筆賬,剔除治理成本后還可略有盈余。”
這項技術由于是財政出資的,今后的技術成果將無償向其他企業公開。而解決這一難題對紹興這個印染大市的節能減排工作來說意義重大。而從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上看,又真正實現了花小錢辦大事的目標。
為確保紹興完成 “十一五”期間萬元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削減15.1%、二
氧化硫排放總量削減15.0%的節能減排目標任務,讓紹興的水更綠,天更藍,紹興財政針對由于“市場失靈”導致的企業節能減排動力不足等問題,及時出臺了多項舉措,切實推進了節能減排工作。
節能降耗工作獎罰制政府先帶頭
根據《紹興市節能減排工作行動綱要》,“十一五”期間,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原則上要求單位建筑面積能源消耗每年下降4%左右,能源性費用支出每年降低4%左右。財政對節能任務完成率進行考核,對機關事業單位平均水平90%以下且又處于后10位的,加收其超能耗額50%的費用,在次年的部
門預算中扣除;對節能前10位的機關事業單位,節余部分除全額補助其辦公經費外,財政再給予30%的辦公經費補助,并授予節能先進單位稱號。一些企業的老總看到這些舉措紛紛表示,“我們看到政府帶頭在進行節能降耗,心里服。只要政府一引路,企業肯定跟著走!”
循環經濟專項資金政策顯實效
今年6月份, 紹興市53家印染企業及時獲得了財政315萬元的定型機改造補助。正是由于財政針對印染企業的定型機改造及時出臺了補助政策,使得紹興的定型機改造工作能夠盡快開展。通過這一改造,全市印染企業定型機排放的廢氣中的80%左右的油煙和顆粒物可以去除,日削減油煙約4噸,顆粒物約10噸,日節約標準煤約4.5噸,回收油脂約3噸。
紹興市財政從2006年起,就設立了循環經濟專項資金,并且金額逐年提高。今年專門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重點用于市區企業節能降耗的獎勵。市工業重點行業的重點節能、節水技術改造項目可以獲得財政補助,補助比例最高達到實際投資額的20%,一些印染、紡織類企業應用節能產品和技術的補助比例可達到30%。今年已累計支出770多萬元,相應帶動企業節能降耗投資近5000萬元。
“超能耗資金”獎罰并舉現威力
目前,紹興市300家年綜合能耗5000噸標煤及以上的重點用能企業陸續與所在縣(市、區)政府簽訂了節能目標責任狀,完不成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下降目標的企業,將被要求“自愿”交納“超能耗資金”。“超能耗資金”按企業當年綜合能耗標煤量折算成電量“每度電一分錢”的方式收取,如果企業沒有完成節能目標,將會多上繳最高上千萬元的“電費”。而所收取的超能耗資金將劃入節能降耗專項資金,專項用于企業的節能降耗工作。企業看到政府下了決心開展節能降耗,也就沒話好說,只得靜下心來抓落實。
一票否決制 財政動真格
工業企業是節能減排的主體,只有讓企業有動力,節能減排工作才能有效推進。在該市最近出臺《促進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若干意見》中,市財政首次把扶持企業的專項資金與企業節能減排的實際效果
掛鉤,對完不成節能減排指標任務的企業,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制,取消其各項扶持資金的申請資格。現在老總們每天都特別關心企業的能源消耗指標,對自身的能耗情況反復測算,生怕完不成目標,上了財政的‘黑名單’。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