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我國建筑將成社會最大能耗大戶,F有400億平方米的建筑中,95%以上用的是不
節能玻璃,而現在國內的大型幕墻公司已經逐步的認識到
遮陽的重要性,從原先的遮陽產品外包式合作,如今逐步成立遮陽部,遮陽產品已經成為
節能建筑中一個必不可少環節,遮陽產品的市場已經日趨火熱。而每年新增加20億平方米的建筑,也是如此。
在國家大力提倡節能減排的形勢下,我國醞釀已久的《節能法》將從4月1日起全面實施。
建筑節能作為《節能法》的重要推廣對象,備受關注。作為建筑節能的重要材料,玻璃更加受到社會重視。
數據顯示,20年后,“吃”能源最多的不是工業,不是交通,而是我們的房子——當前,
建筑能耗約占我國社會總能耗的28%。據建設部測算,20年后,我國建筑能耗將占總能耗的40%,達到歐美目前的比例,超過工業,成為全社會第一能耗大戶。
中國
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的專家對記者表示,我國建筑能耗約占總能耗的四分之一以上,而
建筑門窗的能耗又占建筑能耗的一半左右。由于我國長期不太重視
門窗的節能,現有400億平方米的建筑中,95%以上用的是不節能的
窗框和玻璃,而每年新增加20億平米左右的建筑,也是如此。另外,數十億平米的
公共建筑和數以千萬平米計的
玻璃幕墻,絕大多數用的也是非節能玻璃。
建筑節能,應采用節能玻璃,無疑將成未來社會節能工作中的重點。事實上,過去幾年,由于政府部
門對環境保護、節能、改善居民居住條件等問題越來越重視,相應地制定了一批技術法規和標準規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節能意識,促進了我國節能
玻璃行業的發展。
根據有關預測,今后10年,我國城鎮建成并投入使用的
民用建筑每年至少為8億平方米。另外,目前我國約有370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對這些既有建筑的更新改造,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對節能玻璃的需求,我國節能玻璃行業的發展空間很大。
但是,目前,與許多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節能玻璃產業現實狀況不容樂觀,產能瓶頸還有待突破。專家認為,盡管近幾年節能玻璃市場發展迅速,但在國內玻璃行業,引進國外生產技術與
設備的現象仍有愈演愈烈的跡象。由于害怕承擔風險,一些企業寧愿引進國外技術,也不愿出資自主研發,致使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玻璃產業,對國外技術的依存度高。據了解,目前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節能
真空玻璃,年產量不及10萬平方米。
相關專家也表示,最好、最科學的的節能措施未必就是最佳的選擇,而
節能幕墻、節能玻璃、戶
外遮陽等幾項節能措施的有效整合,才能為建筑帶來最大的綠色效益。
專家指出,今后,綠色節能建筑將成為主流。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出臺優惠政策支持國內玻璃行業升級轉型、健康有序發展,為發展綠色節能建筑保駕護航。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