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品牌創新問題。有人認為我們干的產品并不起眼,只是配套件產品、是個小玩意。昨天有位專家跟我說過“小產品,大市場”,小玩意從開始做、到現在已大不一樣。現在你談家庭裝修,二十年前的裝修與現在的裝修能一樣嗎?很多新材料層出不窮,小玩意的制造工藝越來越先進。過去我們打鐵有個打鐵工具就行了,就能做各種工件,鐵匠爐子一開就可以干了。現在能行嗎?昨天我參觀了給排水分會會員單位三利集團,三利是制造給水設備的,這個公司一年就有二百多項專利,幾年來共有一千多項專利。人家已經研究了第八代產品,是開發一代、上市一代、儲備一代新產品。昨天看到三利焊接技術,我原來是搞石油化工的,我看這里焊工水平相當之高。但是他們并沒有滿足,研究了焊接機器人。機器能夠焊接,一個機器相當于四十多個焊工。我還到了香港在青島辦的青島立興楊氏門窗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個生產門窗配套件的企業,它去年也有二百多個專利。配套件的表面處理技術,不但機械化、自動化,現在已經數控化。我們好多政府的首長,每年喊著科學發展觀,要擴大就業,解決就業問題,把就業停留在口號上。你不重視創業,哪里來的就業?你不重視企業家,哪里來的就業?我們創業、企業家才是我們彰顯創新的關鍵,才是當前國家社會的寶貝。企業家是我們稀缺、寶貴的資源,不重視企業家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溫家寶總理去年在法國世界企業家座談會上提出了兩點希望:第一,企業家要創新。不創新,企業是沒有前途的。企業是有壽命的,不創新的企業是短壽的、短命的。第二,企業家要有社會責任感,腦子里要流著道德的血液。要強調社會責任,不重視社會責任的企業,社會是不歡迎的。我們的品牌創新,老牌子用了,創新遠遠不夠。中國是世界上制造業大國,世界各大國的商場都有中國的商品。如果把中國的商品一撤,商場就辦不成了,都是“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中國制造,太便宜了,沒有名牌,沒有品牌。全球一百多個有價值的品牌大部分在美國,還有一部分在日本,還有一部分在德國,韓國也有一兩個,我們大的品牌不多。我們過去的老品牌,人家上次發個短信跟我開玩笑:大家重視品牌,受思茅市改成普洱市的影響,建議中央政府將北京改成烤鴨市,山東改成大蔥省,天津改成狗不理市,這叫品牌嗎?我們的工業品牌哪里去了?我們做衣服,同樣的衣料,同樣的加工,同樣都是中國人做的,你用了國外的知名品牌就不一樣,價格差十倍。有一個國外品牌的商標像打了一個勾,打勾的叫“NIKE”,不打勾的,就是中國造,非常便宜。品牌呀!什么叫品牌?產品是物理屬性,品牌不僅是產品質量的標志,品牌是產品的情感屬性,品牌是創造超值服務,品牌使人們感到一種滿足,品牌使人感到沾到很大便宜,品牌是人們一種地位的需要,品牌是人們的滿足情感的一種需求。品牌是一種文化。我們不重視品牌建設,還有的看人家的品牌知名,就想辦法用人家的名字,后來打官司敗訴了。自己沒有本事創造自己的品牌,看到人家的好的品牌就偷過來,怎么行呢?這是什么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東施效顰。盲目跟人家學不行,要自己去創造品牌,要有品牌意識。沒有品牌意識的企業家是沒有出息的企業家。沒有品牌創新意念的企業是沒有希望的企業,是短壽、短命的企業,會夭折的。品牌創新至關重要,當然我們的品牌創建要有過程,品牌不是靠招搖撞騙喊出來的。我們現在就是在拼命地喊品牌。我看到過一個房地產的廣告:“領先世界一百年的住宅小區”,一百年后的住宅小區是什么樣,你知道嗎?靠廣告欺騙,不靠實實在在的產品而樹立品牌,是不行的,品牌是實實在在干出來的。當然,最初可能只是一個青島的品牌,經過努力、發展升為山東的品牌,進而升為全國的品牌,最終成為了世界的品牌。品牌也有一個發展過程,品牌有一個被人們認知的過程。不在企業大小,所謂大企業是指規模而言,大、中、小企業是指規模而言,規模之大、之中、之小。而品牌不在于此,不在于規模大小,不在于所做的產品大小,各有各的品牌。其實每個人腦子里都有一種品牌欲望,都有一種品牌崇拜。大企業,鋼鐵制造廠固然有;小的,麥當勞,有人稱之為垃圾產品,孩子們就是崇拜他、拼命買,這就是品牌。肯德基也是一樣。我們要重視資本,重視品牌。這三大發展難題是我們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是完全可以通過努力解決的問題,也正是需要我們企業創新的問題和需要企業努力的方向,也正是我們協會要開展工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