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 4月15日消息】10月12日,商務部公布了對原產于美國、
意大利、英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進口
聚酰胺-6,6切片(
尼龍66)反傾銷調查的最終裁定,決定自10月13日起,對從這些國家和地區進口的該產品征收最高37.5%的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
中平能化集團
工程塑料公司是中國第一、世界第四的聚酰胺-6,6切片生產基地,也是此案的主訴方。10月13日,中平能化工程塑料公司副總經理呂建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得到了終裁的消息,我們都很振奮。從去年9月份開始,我們就作為主訴方向商務部提起反傾銷訴訟,隨著案件調查的深入,我們看到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是外商的態度有了變化,低價傾銷有所收斂;其次,國內生產形勢也發生了較大的轉變,企業生產經營環境得到改善。然而,一些地方又開始出現大干快上的現象,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據呂建夫介紹,今年6月25日,商務部對該案做出了反傾銷成立的初裁,決定采用征收保證金形式實施反傾銷措施。此后,國外涉案生產商的傾銷行為已經受到較大的限制,國內企業增強了公平競爭和持續發展的信心,生產出現了轉機。中平能化集團工程塑料公司生產經營開始出現企穩回升的良好態勢,停產近半年的間歇聚合裝置陸續開啟,從開工率整體過低,到目前生產完全正常,帶來銷售步步增長。
他表示,此次商務部出臺終裁結果,更是在金融危機的迷霧尚未完全散去的形勢下,為我國
尼龍66行業的發展消除了低價傾銷的障礙。
然而,在維權取得最終勝利的時候,也出現了一些令人擔心的問題和苗頭。呂建夫說:“我國加入WTO以后,應該充分利用世貿規則來維護權益,其目的是為了國民經濟更好地發展,尼龍66產業也不例外。但是,從以往的案例看,很多反傾銷措施在實施后,并沒有達到產業和企業健康發展的目的:一些企業和地方看到了‘商機’后,一哄而上,盲目進行重復建設,造成國內市場混亂,國家利益受損,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據悉,目前國內有些民營企業已經開始出現大上尼龍66產品的苗頭。同時,國內也出現了建好了尼龍66聚合裝置,卻發現根本買不到原材料的現象,企業的新上裝置只能閑置。
所以,業內人士提醒企業:反傾銷為國內企業創造了與國外企業公平競爭的環境,但是,企業最終還要依靠產品的高品質、技術工藝的不斷創新來謀求發展。上大項目一定要謹慎,務必兼顧上下游產業鏈條的通暢。切不可一哄而上,搶原料,拼價格,在市場上自我殘殺!就辍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隔熱條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