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五條”呈現三大亮點
從措辭看,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基本肯定了近年來的樓市調控措施:“住房限購、差別化住房信貸和稅收、增加土地供應等綜合性政策措施,對合理引導住房需求、緩解供求矛盾、穩定房價特別是遏制一些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發揮了關鍵作用。”
會議同時提出,中國正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短期內熱點城市和中心城市住房供求緊張格局難以根本改變,“支持自住需求、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是房地產市場調控必須堅持的一項基本政策。”
通覽會議提出的五項具體政策措施,“(各地)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其他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的,省級政府應要求其及時采取限購等措施”、“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等表述,是其中亮點,其余多屬重申。
有業內人士稱,此次國務院將“房價控制目標”鎖定在“新建商品住房”,針對的應該是部分城市此前在兌現房價控制目標時用保障房數據“摻水”的現象;而要求省級政府關注轄下城市房價,可能導致限購擴圍;至于“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被重申,這可能意味著試點擴圍將在今年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場盛傳的“二套房七成首付、貸款利率1.3倍”的調控新政,并未出現在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會后的新聞稿中,新聞稿僅籠統表示“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距離3月份召開的全國‘兩會’只剩一周多的時間,本屆政府任期也將滿,這種承前啟后的時刻通常不會出臺重大的政策。但因房地產調控是本屆政府對民眾的承諾,選在這個時候出臺調控政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一位不具名的消息人士表示。
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明確提出,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意味著繼上海和重慶后,將有更多的城市被納入房產稅試點范圍中。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怡建昨日表示,目前各個城市的房地產情況差異較大,一線城市漲幅很大,二三線則冷熱不同,有些平穩,有些出現下調。結合這次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試點范圍的情況看,政府依然把個人房產稅作為調控的手段,那些房價漲幅較大的城市,可能被納入試點的范圍。
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杰提出,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的城市可能有兩類,一是近期房價反彈快速的;還有一些土地供應緊張的城市,需要通過征收持有稅,改變其此前靠買地帶來一次性收入的模式,開辟地方財政收入的新途徑。
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預計,會有5-8個城市被納入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模式還是根據上海和重慶的試點版本執行,各地的人均免征稅面積和稅率有所不同。
胡怡建也表示,從推行的版本來看,應該跳不出上海和重慶的現行版本,只是各個地方會根據當地的住房條件、房價,對免征的面積和稅率進行微調。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上海還是重慶,個人房產稅的版本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以上海版為例,現行政策是對增量房進行征收,其回避了評估的問題,房產稅暫按應稅住房市場交易價格的70%計算繳納。
胡怡建稱,如果房產稅要長期執行,不能永遠把交易價格作為計稅依據,而是有個可行的評估體系,對房價可能出現的上漲或下跌,做出合理的評估。
新華社2月18日曾發表文章稱,試點期間,房產稅按住房交易價格為稅基計算繳納,這更多是一種權宜之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房價變動在所難免,依“舊價”繳“新稅”會越來越不合理。房產稅計稅從“交易價”轉向“現價”勢在必行,住宅現價評估技術體系還有待建立。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