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汕頭大學風洞實驗室《廈門杏林灣營運中心12#樓—風洞試驗報告》提供的分析數(shù)據(jù)與根據(jù)《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計算的風荷載值,取兩者比較之大者。具體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表1 風荷載取值
試驗值(kPa)
+3.28
/-6.86
+3.81/
-5.07
-6.86
+5.87
/-6.48
+3.81
/-5.07
+3.36
/-6.16
+3.56
/-4.74
裙樓位置
(31.3m)
+2.53/
-6.68
+2.48
/-3.31
+2.53
/-6.68
橢圓形玻璃盒
(28.1m)
+2.32/
-2.58
屋頂鋼架
(262m)
+5.4/
-3.64
懸挑鋁板雨篷
(10m)
點式櫥窗
(31.3m)
+2.38/
-3.24
/-2.48
/-3.24
玻璃欄板
(5m)
+2.88
/-2.88
鋁板雨篷
(6.2m)
(3)風振分析
本項目在汕頭大學剛性模型風洞測壓試驗(圖16)的基礎上,采用剛性模型風洞測壓試驗的數(shù)據(jù),進行“風致響應及等效靜力風荷載計算”。
在高層建筑結構的風致響應分析中,其力學模型大致分為三類:串聯(lián)質(zhì)點模型、層剛片模型和精細的空間有限元(詞條“有限元”由行業(yè)大百科提供)模型,本項目采用了精細的空間有限元模型,見圖17(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提供的ETABS高層軟件模型轉換為SAP2000軟件的模型)。
采用汕頭大學風洞實驗室測量的脈動風壓時程數(shù)據(jù),首先分析得到測點上的脈動風壓均方根、脈動風壓功率譜,再按空間結構隨機風振分析方法對該高層建筑結構進行風振動力分析,包括順風向、橫風向和繞豎軸的扭轉空間風致振動,連同平均風荷載一起,給出每一樓層的三分力(水平X、Y 向合力和繞Z軸扭矩)等效靜力風荷載;同時給出脈動風荷載作用下每一塔樓頂部樓層的峰值加速度值,以判斷人體舒適度用。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版權聲明: 本網(wǎng)站所有文章版權,歸中國幕墻網(wǎng)和作者所共有,未經(jīng)允許請勿轉載。
轉載要求: 轉載的圖片或者文件,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且不準打上各自站點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隱私條款: 除非特別聲明,否則文章所體現(xiàn)的任何觀點并不代表中國幕墻網(wǎng)。 本站轉載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將其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