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
鋁公司發布公告,確認力拓集團董事會已撤銷對雙方戰略合作交易的推薦。在國際經濟好轉之時,力拓選擇了“悔婚”。但放棄與中鋁的合作,是否真的符合力拓的利益?對中鋁而言,此次交易失敗有哪些教訓可以吸取,下一步該如何應對?
時間是一切交易的最大敵人,中鋁與力拓的交易就是一個頗為典型的例證。近日,中鋁公司發布公告,確認力拓集團董事會已撤銷對2月12日宣布的雙方戰略合作交易的推薦,并將依據協議向中鋁公司支付1.95億美元的“分手費”。而力拓也向記者證實,其將采用配股的方式解決企業的資金問題。隨后力拓宣布,將與同為
澳大利亞礦業企業的必和必拓就合資經營西澳大利亞鐵礦石生產項目簽署非約束性協議。
單方面毀約 在力拓宣布撤銷對2月12日宣布的雙方戰略合作交易的推薦后,中鋁公司總經理熊維平表示:“我們對這一結果感到非常失望。”
據悉,中鋁公司與力拓集團于2009年2月12日簽署合作與執行協議,以總計195億美元戰略入股力拓集團。中鋁公司已經就這項交易完成了210億美元的融資安排,并已陸續獲得交易所涉各國監管機構的批準。但這宗中國企業迄今最大的海外投資交易卻在離最后審批期限僅10天時,戛然而止。
大連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分析師岳陽向記者表示,力拓與中鋁分手,與全球經濟形勢好轉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提升有很大關系。
當初力拓同意中鋁入資是想獲得中鋁資金救火。力拓2008年度總負債為671.55億美元,流動負債221億美元,而其賬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有11.81億美元。債臺高筑的力拓迫切需要中鋁的援助,而中國近年來對海外礦產資源的依賴程度不斷加深,中鋁希望掌控力拓豐富的
有色金屬資源,保障其資源供給。雙方各取所需,于2009年2月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如交易成功,中鋁將成為力拓一最大股東,并將獲得力拓集團董事會兩個席位。
然而,簽訂協議后幾個月形勢發生逆轉。岳陽表示,3月份以來,由于世界各國推出了各種經濟刺激政策,大宗商品價格一路上揚,力拓的股票也相應的水漲船高,5個月內上漲一倍,力拓的財務狀況也因此大為好轉。可以說,力拓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資金壓力比2月份簽訂合作協議時明顯減輕。
對此,力拓董事會主席杜立石的解釋是,“目前金融市場已顯著改善,由此產生兩點影響:第一,使得力拓與中鋁交易條款的價值顯著下降;第二,使得我們有資格提出更符合我們利益、更具吸引力的交易條款。與中鋁分手后,力拓已尋找到新的解決巨額債務的方案。力拓將實施40股配發21股的配股計劃,計劃籌資152億美元,英國市場的配股價為每股14英鎊,澳大利亞市場的配股價為每股28.29澳元。此外,力拓和必和必拓還將組建合資公司,共同經營西澳大利亞的鐵礦石業務,必和必拓與力拓將在合資企業中各持有50%的股權,必和必拓將向力拓支付58億美元以獲取上述股權。”
力拓得不償失? 在力拓單方面毀約的消息傳出后,力拓被外界普遍指責為“過河拆橋”。確實,全球金融市場的回暖增加了力拓的融資能力和要價的籌碼,但其放棄與中鋁的“盟約”卻使自己陷入背信棄義、唯利是圖的境地,企業信譽受到嚴重影響。
在商言商,企業存在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取利潤,但放棄與中鋁的合作,是否真的符合力拓的利益?“力拓此舉可能得不償失,其在拓展中國市場方面將面臨更多壓力,與中鋁合作,力拓進入中國市場輕而易舉,目前的情況卻恰恰相反,有短視之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力拓單方面取消與中鋁合作,有可能被中國企業孤立。
此外,在世界經濟還沒有徹底走出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背景下,得罪世界最大的鐵礦進口國,顯然不是一個明智之舉。而在中鋁注資等利好因素的影響消失后,單靠市場影響,力拓股價能否保持高點還是未知數。
中鋁需反思
在總結中鋁此次交易失敗的教訓時,有專家認為,中鋁的問題在于時間上的拖沓。2月份正是國際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中鋁開出的條件對力拓很有誘惑力,但4個月后各種因素發生了變化,力拓也從危機狀態下“咸魚翻身”。這表明中鋁對入資力拓準備不足,因此沒有把握住機會。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負責人何曼青表示,包括中鋁在內,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總體表現不成熟。國內企業現在海外擴張的規模越來越大,但企業仍面臨國際經驗不足、風險評估不足等問題,政府總體規劃、指導企業控制風險、跨國并購人才等多方面都遠遠不夠。
“如果中鋁一開始時的入資額再高一點,‘分手費’的比例也會多一些,估計與力拓的協議也就不會輕易‘黃’了。”有業內專家表示。
東方高圣董事長陳明鍵對1%的“分手費”。頗有微詞:“1.95億美元的‘分手費’對力拓來說根本不算什么,力拓的合作誠意原本就不大,就算是再多賠一些錢他們也會毀約。”
“中鋁一開始就應該為交易失敗做準備。”有專家認為,中鋁對失敗的準備并不充分,直到力拓宣布終止協議前,中鋁的相關人員仍在進行談判的努力。
專家分析說,力拓接受中鋁入資是因為債務壓力,但力拓股東一直明確反對,加之西方國家對中國并購鐵礦石、石油等資源一直很敏感,所以中鋁應該為交易“多留幾手”。
“中鋁應該學會聯手一些‘
門口的野蠻人’。”國內知名投行漢理資本董事長錢學鋒認為,被稱為“門口的野蠻人”的大型PE收購基金,如凱雷、貝恩資本影響力巨大,有助于淡化中鋁的國資色彩,增加交易成功的可能性。
此外,中鋁的國資色彩或許也是導致此次交易失敗的原因之一。一位經濟學家在其分析報告中說,力拓的股東們很可能在中鋁獲得足夠多的投票權之后擔心很多問題,比如國資背景使得中鋁的利益所在不會完全是商業因素,而包含了一些國家利益的成分,那么,在某些場合,力拓的利益和中鋁的利益就可能發生沖突。
至于目前中鋁如何應對,岳陽認為,對中鋁而言,最好的策略是行權配股,并與力拓保持緊密關系。這將迫使力拓管理層在將來的每筆交易中,都不得不考慮中鋁這個占有力拓9%股份的心懷不滿的大股東的反應,也將迫使其他投資者謹慎行事。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型材專區 】